首页 故事 埃塞初印象

埃塞初印象

2019年01月31日 来源 : 海外天然气IT部 张松

    很荣幸,第一次出国工作便到了埃塞俄比亚。
    在历经了12个小时的飞行之后,飞机在埃塞首都亚迪斯博莱机场着陆。透过机窗,可以看到正在不断扩建的机场,以及停靠的各种飞机。
    刚到一个新地方,心里无不对此地的任何事物充满了好奇。为了倒时差,而提前到达了两天,也让我有时间能够去揭开这个对我而言充满神秘的国度的面纱。
    周日—到达的第二天,跟同事包了一辆出租车,花费1200比尔(折合人民币240元),司机是一位热情的黑人小哥Tedi,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,听到我是第一次来到埃塞,非常热情的当起了导游。
    第一站,我们到了圣三一大教堂。埃塞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听说比我国56个民族的数量还要多。这么多民族信仰也不同,最大的宗教便是东正教(基督教的分支之一),所以这里的人们虽然贫穷,但有信仰,有精神寄托,我喜欢有信仰的地方。我想这也是埃塞治安相对其他非洲地区好一些的原因吧。
    因为是周日,宗教的各项活动已经结束。整个教堂格外的静谧,也有些神秘。

 
    在黑人小哥的带领下,我们退去鞋履,走进了这个古老教堂。一进教堂,首先吸引我的便是那些美丽的彩色玻璃画,在阳光的照耀下,显得十分神圣,让人不由自主的变得虔诚。


    抬头望去,会看到许多的壁画浮雕,无不透漏出这个国家人民的创造力。


    在教堂里,还安葬着埃塞最后一位国王海尔·塞拉西及王后的花岗岩棺椁,出于对逝者的尊重,并没有拍照。在教堂外,还有很多埃塞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,以及对埃塞发展有特色贡献的外国人在此长眠。前任总理梅莱斯,埃塞的著名军官,埃塞旅游业民航业的第一人等等。Tedi在谈论这些时,显得非常自豪,他们也是历史悠久拥有自己文字的大国。从教堂出来,刚好碰到有人结婚,为这对新人送上来自中国的祝福。
    出离教堂,我们向着第二站埃塞国家博物馆出发。在埃塞很多地方,像博物馆,大型超市等都会进行简单的搜身,所以并不用紧张。博物馆并不是很大,在国家博物馆一层,摆放着许多刀枪及皇庭的器物。负一层,人类的祖母-Lucy静静的躺在那里。见识了许多动物化石和比Lucy更为古老的化石。
    第三站,出发去吃午餐。接下来隆重介绍下埃塞当地的主食—英吉拉。3000年来,埃塞人一直吃英吉拉。看起来软软趴趴的一种食物,像山东的煎饼,但比煎饼软,最主要的是酸酸的,那种发酵出来的酸。菜单上常见的Tibs就是Injera配牛肉或羊肉。吃法是,右手撕一小块Injera,用Injera包住盘子里一口菜,放入嘴里。和印度一样完全手抓,不用餐具,但是因为都是 Injera去抓,手并不会因此油腻。我尝了一下,实在吃不习惯。


    埃塞的大街小巷总会看到有人在踢足球,无需多好的条件,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,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做好一件事。街头见到最多的就是铁皮屋。你能想象吗?像棺材大小的一件铁皮围成的空间就是一个房子,如果我们的小房子叫蜗居,我不知道这叫什么居,我们生活在这么幸福的环境中,珍惜所拥有的,没什么好抱怨,感恩一切。
    在埃塞待了一周,刚好碰上埃塞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——主显节(Timket),是为耶稣在约旦河边的洗礼而庆祝。有时候,不得不为上天的安排所欣喜,让我有幸加入到他们的身边,感受他们节日的气氛。埃塞俄比亚的主显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,因为并没有哪个基督教派如东正教一般,将主显节举办的缤纷绚丽。
    虽然在亚迪斯的主显节并不如贡德尔那般热闹,但是依旧精彩。在我们公寓的不远处,便是一个大型场地。人们穿着特定的白色服饰,在牧师的引领下,走到河边,重复着洗礼仪式,以警戒人们要记住以前洗礼时立下的誓言。洗礼结束后,人们还会唱歌,跳舞等各种各样的庆祝方式。
    整个仪式要持续3天,从斋戒开始。我们公寓旁边的富豪对此次节日进行了赞助的缘故,整个游行队伍于第二日到了他家门前进行游街。领头的是一位全身包裹白袍的牧师,排列两侧十多米长的少男少女们,也都是一身白袍,道路中心铺着红毯,红毯上是约柜的复制品。在牧师的吟诵下,一群身挂非洲大鼓的男孩们拍打着欢快的节奏,旁边的人们击掌高歌。